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13584088977
品牌 自营品牌 货号 654321 规格 25*1 供货周期 现货 主要用途 营养强化剂 应用领域 食品,化工,生物产业
食品级肌苷酸厂家用量
肌苷酸(inosincacid,inosinemonphosphate,imp)又名次黄嘌呤核苷酸或次黄苷酸,英文简称imp,是一种在核糖核酸(rna)中发现的核苷酸。在酶的作用下,由肌苷酸可以分解得到次黄嘌呤。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肌苷酸具有风味特性。近年来,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也表明,鸡肉质鲜味特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由肌苷酸所决定。
领域: 增味剂标准:食品级
性状: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,平均 含有7.5个分子的结晶水。无臭,有特殊滋味。阈值0.012%。不潮解。熔点不明显,180时呈褐色,230左右时分解。性稳定,在一般食品加工条件下(pH值为47)、100加热1h无分解现象。与L-谷氨酸钠对鲜味有相乘效应(如以肌苷酸钠与L-谷氨酸钠之比为1:7,即有明显增强鲜味的效果)。其盐酸溶液的大吸收波长为250nm±2nm。遇动植物中磷酸酯酶可分解而失去鲜味。44开始失去结晶水,120以上成无水物。易溶于水(13g/100ml,20),水溶液呈中性,微溶于乙醇,几乎不溶于乙。天然品存在于鲔鱼等中。
用途:调味剂 增鲜剂
运用: 一般均与味精、鸟苷酸钠等合用,以提高增鲜效果。
用法用量: 如在酱油中加入5~10万分之一,即呈特殊鲜味。一般均与味精、鸟苷酸钠等合用,以提高增鲜效果,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。
IMP(C10H11N4O8PNa2·7.5H20)为白色细结晶,不吸湿,易溶于水。结晶状态的IMP稳定性较好,在水溶液和碱溶液中也稳定,但在酸性(pH小于4)溶液中稳定性较差,加热易发生降解。味鲜,无臭,在乙醇或者其他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极小。肌苷酸主要由肌肉中的ATP降解而产生。肌苷酸型鲜味剂属于芳香杂环化合物。据报道,其化学结构中嘌呤环上6—位上的羟基和核糖部分5—位上的磷酸酯化是产生鲜味的必需基团;核糖骨架和磷酸是肌苷酸型鲜味剂必不可少的定味基,嘌呤环上2位和6位上的取代基是其助味基。肌苷酸作为鲜味物质,主要是由于5—肌苷酸与谷氨酸钠之间有强正相关,5—肌苷酸和谷氨酸钠以1∶5至1∶20的比例混合,可以使谷氨酸钠的鲜味增加6倍。核苷酸对甜味又增效作用,对腥味焦味苦味、酸味有消杀作用。对酸、苦味有消杀作用,其机理可能是螯合作用的原因,即由于核苷酸把金属离子从鲜味感觉部位除去,而使谷氨酸钠在味觉神经上有效地作用
食品级肌苷酸厂家用量
上一篇:食品级核苷酸厂家用量
下一篇:胞苷酸生产厂家